线上讲座||『妙趣手工坊』我们的节日:元宵

  • 发布时间:2023-02-03 15:02:43
  • |
  • 作者:龙门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324次

图片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

过完元宵才算给春节画上句号。

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满月,

寄托着人们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莹莹之火,皓月之光,

上元良宵夜,

以团圆和祈福收年。


本期

『妙趣手工坊』

——我们的节日:元宵

让我们共品传统节日之美,

感受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千灯万福 喜乐元宵】

图片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节刚过,热闹的元宵节接踵而至,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它蕴藏着千百年来人们

对于生活的祈愿。

这些习俗也在时光流转中延续至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欢喜喜闹元宵】

图片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花灯的造型很多,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下来,跟着小编

一起来猜猜灯谜吧!




仲尼日月(猜一古人名)





红公鸡,绿尾巴,身体钻到地底下,又甜又脆营养大。

(打一蔬菜)





两只黄鹂鸣翠柳

(猜戏曲唱词一句)






答案:1.孔明;2.胡萝卜;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宵节,

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在唐宋时期,

元宵节的热闹程度甚至超过春节

处处张灯结彩,满城火树银花。

而这节日的盛景,

经由文人的笔落于纸端,

为后人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诗词诵元宵】

图片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