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开放:开启青岛未来城市梦想

  • 发布时间:2017-05-24 17:29:38
  • |
  • 作者:龙门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201次

   创新是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开放是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本色。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再一次将“创新与开放”摆在成就青岛未来城市经济发展实现方式的首位,也揭示了未来五年,创新与开放是开启青岛未来城市梦想的一对 “金钥匙”。创新与开放下的青岛,在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不断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中,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杆、融入国家战略、拓展国际空间,在激烈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未来的五年,创新与开放下的青岛,还将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山东、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在履行国家战略使命中体现青岛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座城市的崭新业绩,续写华彩新篇章。

  一、激发创新需求,厚植青岛发展新动能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创新驱动成为动能转换和内涵发展的 “主引擎”。加快推进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既是青岛城市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探索青岛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约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城市,英国伦敦建成欧洲创意城市、日本东京建成亚洲活力城市、美国波士顿建成信息时代创新城市典范等等,都有着诸多的经验和启示。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动力来自于城市创新力,创新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未来。目前,青岛在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中积累了一定基础,具备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抢抓创新发展机遇和搭建创新重要载体等要素,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显著增强。青岛不仅积聚了“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等创新要素;搭建了“深海基地”“深海钻探基地”“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5家国字号创新平台,海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96个;通过“国际院士港”“院士智谷”“海洋人才港”等高端平台引进两院院士55人、“千人计划”专家153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等顶尖级人才,为“十三五”奠定了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未来五年,青岛积极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以产业创新为主导,创新要素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

  高视域把握世界创新动态,为青岛创新发展提供创新源。创新发展比的是技术,争的是人才。全方位把握世界创新动态,有利于青岛审时度势,客观面对创新发展中的世界和青岛创新方向;多领域把握世界创新动态,有利于青岛精准发力,找准青岛与世界的交汇点、契合点,为青岛创新发展提供支撑要素。一是全面提高开放创新水平,积极建设全球研发网络枢纽城市,促成全球创新成果汇集青岛。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室、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孵化器等落户青岛,特别是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给予优惠政策。二是积极建立与东京、伦敦、波士顿等世界级创新城市的研发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与美国硅谷等世界科技谷的合作。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三是集聚高端人才,设立国际、国内重大研究项目青岛分部,在引人的同时做到技术引进。四是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览会、高峰论坛和学术会议。传播创新理念、传授创新技术、传扬创新精神。优势领域掌控世界高端创新技术,为青岛创新发展树立发展模式。

  青岛的地域优势在临海,产业优势在海洋。以“海”为核心,做强海洋产业,有利于青岛突出比较优势,高效配置全球资源;做大“临海”经济,有利于青岛借助地域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永续健康发展;一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以“青岛蓝谷”为核心,深耕海洋科技领域,在具备进入世界创新前列潜力的领域如深海装备、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材料等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中国海洋创新发展的风向标。二是探索“海域与陆地”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如临港产城融合、涉海跨界产业发展、临海产业融合发展、港航融合发展等,实现港口经济圈与都市区一体两域均受益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推进跨界发展。用跨界的理念实现创新,用跨界的人才成就创新。

  系统推进创新要素改革,为实现动能转换提供创新方案。一是加快建设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软环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使改革红利及时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全面提升城市创新理念。三是积极落实人才发展激励机制,加快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以激励集聚人才,以人才带动创新发展。四是以“金家岭”金融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金融试验区的创新制度优势,强化金融创新功能,建设金融创新特区,为青岛城市发展注入发展动能。

  二、推进开放发展,构筑青岛发展新格局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创发展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开放发展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也是青岛未来发展最大的动力和潜力。

  加入WTO以来,我国向世界又走进了一大步,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不断收益。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重要开放战略的试验田、示范地,不仅为我国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从中受益良多。目前,青岛在开放中取得一些显著成效,开放的优势更加凸显。过去五年间,青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与沿线26个国家开展“丝路对话”,启动建设境外国际产能合作园区17个,对沿线国家投资额、出口额、旅游人次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27.7%、53.1%和50.7%;新引进世界500强46家,“走出去”企业1400多家;2016年国际贸易总额达6600亿元,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新增海上国际集装箱航线20条,航空洲际直航实现零的突破,开通青岛至法兰克福等4条直达航线,海港货运、空港旅客吞吐量分别突破5亿吨和2000万人次,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未来五年,青岛将进一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继续推进国际城市建设,强化内外统筹联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互动,推动硬实力与软力量相互促进、经济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相得益彰,提升青岛的国际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全方位构筑开放新格局,为青岛开放发展提供硬骨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在新形势下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准确把握开放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一是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打造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引领国际竞争力升级。对外优化“对接欧亚、提升亚太、拓展非洲”全球经贸合作战略布局,建好中德生态园和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等园区。对内扩大与沿黄流域、沿海区域的全方位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区域的联动发展。二是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强化与全球领军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海外青岛”新名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形成联动效应,构建多领域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全领域共享开放制度,为青岛开放发展提供软骨架。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并在开放进程中越来越显现出巨大作用。在开放制度资源中,既有体制内的普惠制度,也存在特殊功能区的特色制度,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探索新模式、新机制。一是以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为对标目标,借鉴其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青岛开放指引方向。二是秉承开放合作的意识。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通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与推动青岛产业升级、调整,打造面向亚洲,走向世界的开放窗口。三是全域内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贸易政策。可积极复制推广、借鉴研究“1+3+7”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下的开放政策,为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版积累经验。四是积极展现青岛优势,高度融入 “一带一路”,不仅为沿线各国的开放合作打开了新的机会之窗,而且有利于互利合作,实现共赢。

  “十三五”时期,创新与开放是青岛实现走在全国前列的制胜法宝。在创新中,要形成“要创业到青岛、要创新来青岛”的创新态势;在开放中,要提升青岛国际影响力,讲好“青岛故事”,传播青岛“好声音”,做实做强引领世界的青岛力量。